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:在“学术出版与一流学科建设”学术研讨会上,如何把学术出版放到“双一流”建设中成为热点—— 以学术出版融合学科建设与发展

发布时间:2021-05-27

   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,是党中央、国务院作出的战略决策,在此背景下,学术出版将承担怎样的历史使命?5月22日,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、爱思唯尔、施普林格·自然集团共同举办的“学术出版与一流学科建设”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举行,会议提出“以学术出版融合学科建设与发展”的命题与思考。

  学术出版与学科建设是“树与藤”

 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在主题报告中认为,当前我国学术出版正面临良好机遇,要把学术出版放到大学“双一流”建设的大目标下考虑,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格局下考虑,在出版强国建设中找到着力点。

  在邬书林看来,中国出版在国家经济发展、科技创新进展等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,特别是反映科学研究创新成果的出版物,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。“科技期刊、学术出版是科学研究的龙头、龙尾,国家改革开放了,中国要有更大发展,希望龙头昂起来,龙尾摆起来,龙身舞起来。”邬书林说,30年前,中国科学院原院长、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嘉锡的这段讲话始终萦绕在耳畔。“新的发展阶段,出版要为中国成为经济、科技、文化中心服务,中国出版人应当有这样的追求和立意。”邬书林说。

  与会者也认为,学术出版与学科建设之间有着天然的纽带联系,且互为依托和支撑。

  “树与藤”是爱思唯尔大中华区总裁李琳对学术出版与学科建设的看法。李琳认为,一方面没有科学的研究和进步,就没有学术出版的一席之地;另一方面学术出版也反哺了学科建设和发展,特别是学术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启发科学创新的新思路、新方向。李琳还特别分享了做学术出版的三个经验:一是以用户为中心,不光是思考要出版什么,还要了解科学家要看什么;二是秉持内容为王,以可信赖的高质量内容作为服务的基石;三是注重对技术的投入,通过技术把内容带给读者。

  杭电融媒体与主题出版研究院院长韩建民表示,盘点国际和国内、历史和现实的大学、学科与学术出版互生共荣案例,也可以得到许多有益启迪。比如,哈佛大学出版社通过自己的学术出版,极大地提升了哈佛大学的学术影响力,也推动哈佛大学的学科建设,众所周知的有,“美国外交政策丛书”及一系列外交方面学术著作出版,推动了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战后四大外国研究中心的建立;“中国历代绘画大系”带热浙江大学艺术史研究,浙江大学在艺术系、文物与博物馆学系、文化遗产研究院、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等基础上组建成立艺术与考古学院。

  借“双一流”东风开拓新发展路径

  与会学者认为,借“双一流”建设的东风,大学、学术出版双双开拓出了新的发展路径与巨大空间。

  浙江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周俊举例说,该社近年来依托中国科学院的支持,服务科学教育,形成新的出版优势领域。而随着“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”“中国大科学装置出版工程”“中国青少年科学教育丛书”等图书的出版,不仅推进了科学教育学科体系的整体建设,也促进了未来科学人才的培养。“学术研究、学科发展是学术出版的根和魂,没有学科发展,学术出版就成了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;学术出版通过为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提供展示和传播的平台,来促进学术发展、团队建设、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,从而推动学科建设。”周俊说。

  在浙江大学出版社总编辑袁亚春看来,“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”是学术出版推动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典范。袁亚春认为,出版界服务于文化界、知识界和学术界的时候,往往以“搬运工”自居,这是忽略了出版本来应具有的知识或学术整合功能。出版尤其是学术出版,到了当代,在促进思想解放、学术研究和知识普及上,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  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金鑫荣认为,学术出版要立足于精品出版,做好学术的“摆渡人”。他表示,学术出版不能躲在象牙塔里,必须回应国家重大关切,诸如“一带一路”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“国内国际双循环”等重大理论问题、实践问题,需要提供优质的出版服务。同时,要让大学鲜明的学科特色成为大学社学术出版的底色。

  会上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浙江大学原校长杨卫,中国商飞CR929宽体客机总设计师陈迎春,《自然》系列执行主编杨晓虹,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兵,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》主编范军,上海教育出版社社长缪宏才,西北大学出版社副社长桂方海,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汤弘亮等嘉宾也分别畅谈了对“双一流”语境下学术出版发展的思考。

    来源: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,2021年5月26日第2版


浏览量:1412